在崇尚诗文才学,文章写得好可以经帮治国的古代,书房(文房,书斋)是文人安身立命之地。书房里有笔墨纸砚,琴棋书画;有金石印章,笔各镇尺;有钟鼎挂屏,文史典籍;还有笔筒,如意,钟馨等文房清玩。而所有这一切,不管实用之物还是装饰摆设,又几乎都离不开书房内的家具。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式书房文化。
明清两代的家具制作成就了治国乃至世界家具文化的一个高峰。假设乾隆也和明熹宗一样是位“木匠”皇帝,我们看到的清廷书房陈设会不会另一番样子?因史实并非如此,后人难以推断。但乾隆对木工活计的重视和尊崇同样创造了经典之作,包括书房用的家具陈设。皇帝的倡行是明清两代家具业发展的一个体现,更多的力量则来自广大民众,包括文人。
历代有作为的皇帝也都很重视自己的“书房”,以乾隆为最。书房不仅关乎阅读经史典籍,更关乎经帮治国之大事。即便一般文人学士,有一方安静的书房,也是平生最上心事之一。
能称作“书香门第”之家,必有书房。书房在家中应该是最高雅的居所,它能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。在这方小天地里,可读书弄琴,可吟诗作画,可焚香品茗,可执棋对奕,从书里的墨香到墨池里的笔影,都联结着文人的内心世界。唐代刘禹锡有一间书房,因"斯是陋室",建筑外观上估计与诸葛亮的茅庐类似,和乡里草舍没啥两样,但因“惟吾德馨”,便可令主人自赏自傲,自得其乐。梁启超因饮冰室,使它在清末乱世身居书房冷峻思考,出售奇绝文章,给国人以启迪。现代文人同样在意自己的书房,即便是平时忙于经营的企业家,也会在书房陈设上下功夫,许多时候,并非为了装点。
书房于人的精神相关,有形而上的深厚内涵。但在室内环境陈设上又离不开许多行而下的东西。比如书柜、书架是必不可少的,而且尽量要大些,最好占面墙,让跟随自己一世的书籍有宽焯的栖身之地。当然,放书之余,也可以摆放些自己喜爱的小件饰品。书桌,写字台,画案是另一大件,那是主人的工作台,进到书房,便如进到一个文化作坊,让你诗兴大发,文思如泉涌。传统书桌带有抽屉,从前大都清木工到加定做,高度会刚好适合主人的身高。现在选购中式书房家具,除了考虑外观美感和材质外,也会考虑适合自己的高度,以及风格上是否符合自己的心境和身份,这样用起来才舒心。有了书桌,椅子更不用说,一般用太师椅、四出头官帽椅都行,有扶手,舒适。书桌上自然不会空着,讲究传统的会有笔墨纸砚,即使在传统纸笔被现代电脑取代的今天,漂亮的笔筒墨盒和砚台也仍旧是具有传统精华的文人最爱。
如果你书房,空间足够大,还可以在里面加一张罗汉床,即可以小憩时用,也可以在移动矮桌上摆放茶具,招待友人坐书房内喝茶聊天,请来的朋友即便不都是“鸿儒”,也一定会是谈得来的诗友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